中食报网人员查询

联系电话:4001587505

联系邮箱:zgspbshanxi@163.com

网站首页 本网头条 深度报道 政策解读 经济观察 食品安全 热点食评 市场监督 行业聚焦 食安数字 食安校园 营养健康 品牌食业 食品质量 地方新闻 食药视窗 三农资讯 乡村振兴 我要投诉 留言反馈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最新推荐> 本网头条

科技创新驱动汾西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腾飞

发布时间:2024-07-24 03:12:19      点击次数:213

本网讯 在当今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山西省汾西县坚定不移地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的步伐,将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引擎,全力以赴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行。

汾西县,这座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依偎在黄河中游吕梁山东南麓的县城,拥有着大自然慷慨赋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在过去,这些优越的自然禀赋并未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汾西县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新质生产力,倾力打造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开启了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汾西县中新食品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无疑是科技创新引领下的璀璨典范。步入这片养殖基地,智能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养殖户通过先进的智能化养殖系统,仅需一部智能手机,便能随时随地实时监控养殖的每一个细节。养殖户王双福对此感慨万千:“过去,管理大量的鸡群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如今,有了科技创新的助力,我一个人轻轻松松就能管理 4 万到 5 万只鸡。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养殖效率的极大提升”。

汾西县中新食品拥有令人瞩目的 75 个标准化肉鸡养殖棚,鸡存栏数量高达 320 万只。借助智能监控、智能饲喂、智能环控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肉鸡养殖实现了全方位智能化监测。养殖场长李杰介绍说:“对于养殖场的管理,我们只需通过手机云端,就能实时掌握棚舍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关键指标。这种科学的数字化养鸡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养殖的方式。”

智能化养殖模式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率,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如今,汾西县中新食品已然成为当地农业产业领域一张熠熠生辉的亮丽名片。

 

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华丽转型

近年来,汾西县中新食品围绕肉鸡产业提质增效这一核心目标,以“六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引领,矢志不渝地加快实现从传统养殖向智慧化养殖的历史性跨越。通过数字赋能和不懈的技术创新,饲料年产量节节攀升,增加了 5 万吨之多;肉鸡屠宰量逐年递增,年增加 600 万只;熟调产品年增量更是达到了 4000 吨。 

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引领,宛如一股春风,为汾西县的农业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蓬勃活力。它不仅提升了当地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还为我国农业养殖及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和宝贵的借鉴经验。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汾西县的肉鸡产业正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可控和优化。

 

产业集聚,培育新的增长亮点

汾西县产业集聚区主任曹桂元满怀信心地表示,下一步,园区将加快肉鸡全产业链的扩能升级改造步伐。通过推动新兴产业和实体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的增长点。这一举措旨在以肉鸡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撬动汾西县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未来,汾西县将继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相信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汾西县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山西省汾西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巧妙运用数字赋能、技术创新等手段,成功地将传统产业转化为充满活力的新产业、新动能,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

 

梨园飘香,书写幸福篇章

走进山西省汾西县那漫山遍野的玉露香梨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梨园。繁茂的果树枝头,沉甸甸的梨子挂满枝头,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诱人的芬芳。这里所种植的玉露香梨,以其卓越的品质而闻名遐迩。其品相端庄秀美,果皮薄如蝉翼,肉质细腻鲜嫩,内核小巧玲珑,口感清脆爽口,汁液丰富甘甜。正因其众多的优点,玉露香梨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供不应求。

汾西县玉露香梨产业发展领导组自 2013 年成立以来,不遗余力地推动玉露香梨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间,汾西县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将原本不起眼的小梨果精心打造成了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汾西县玉露香梨的集中连片栽植规模已达到令人瞩目的 1.7 万余亩,其中挂果面积多达 6000 余亩,年产量高达 800 万余斤,创造产值近 3200 万元。这一丰硕的成果累计带动了 2480 户村民,使得每户平均增收 2 万余元,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在梨园的芬芳中品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蔬菜大棚,点亮致富梦想

   汾西县下团柏蔬菜大棚基地工程,作为县委、县政府 2023 年确定的 40 项重点工程之一,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这片土地上闪耀。该项目占地面积约 500 亩,先后建了 52 座高标准蔬菜大棚以及一系列完善的配套设施。 这一项目采用了创新的“村投公司+企业+村集体”运营模式。

其中,山西晋海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肩负起运营的重任,而县、乡村投公司则贴心地提供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纯收入约 250 万元。其利润按照“136”的科学模式进行分配,即利润的 10%归属县、乡村投公司,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利润的 30%归经营主体,以激励其持续创新和优化运营;利润的 60%归团柏乡 10 个村集体,为乡村发展积累资金。这一精心设计的分配模式,确保了各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

同时也为团柏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有力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变革新生,传统产业华丽转身

随着产业格局的加速重构和技术的日新月异,汾西县正欣然迎来一场向“新”而生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传统产业犹如凤凰涅槃,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曾经陈旧的生产方式被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所取代,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精益求精。这场变革不仅仅为汾西县带来了生产力的显著提升,更在我国农业养殖及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汾西县的成功实践,犹如一座灯塔,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未来,汾西县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勇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峰。通过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渠道,汾西县将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深度融合,铸就发展辉煌

汾西县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无疑是新时代下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典范。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之路,汾西县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支撑。

展望未来,汾西县将一如既往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断优化种植养殖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展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份额。

同时,汾西县还将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汾西县必将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书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记者 高增玉 郭伟)

上一条: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举办质量提升行动助力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活动
下一条:山西吕梁全面提升舆情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