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不知不觉间就患上了胆囊炎。胆囊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囊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扩张状态,进食时胆囊收缩,将胆汁挤入胆管,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右后背部;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厌食、打嗝、泛酸、腹胀、胃热等;可因进食油腻刺激食物而诱发或加重。它的症状可轻可重,虽然大部分为轻症,但病情常有反复,会影响人的情志。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胆囊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都说病从口入,预防胆囊疾病,要从日常饮食做起。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做到不暴饮暴食。
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一日三餐要规律进食,保证胆汁的排泄和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淤积,对预防胆囊炎是非常关键的措施。另外,早餐一定要吃好,按时吃早餐可促进胆汁的流出,从而降低胆汁的粘稠度,减少患胆石症的风险。
不宜饿太久或吃太饱。不能暴饮暴食,这样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胆囊强烈收缩,诱发胆囊炎的疼痛。建议日常饮食不宜太饱,最好是少量多餐。胆囊炎患者如果疼痛,有急性发作时建议禁食。暂时不要吃任何东西,可有效缓解症状。
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多喝水可以稀释胆汁,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日饮水量以1000—1500毫升为宜。同时,保持通畅的排便能够促进肠道有毒物质的排泄,减少肠道感染导致细菌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到达胆道,有助于预防胆囊炎。
从饮食入手预防胆囊炎,还需谨记“少”和“多”。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过多的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使胆汁的胆固醇浓度增高。禁止食用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少吃酸性、甜性食物。胆囊炎患者要控制酸性和甜性食物的摄取,酸性食物包括山楂、柠檬、醋等,甜性食物包括蛋糕、糖果、奶茶等,。这些食物会导致患者胃肠受到刺激,分泌出过多的缩胆囊素,引起胆囊收缩,出现胆绞痛的症状。少吃太冷、太热的食物。太冷、太热的食物要尽量避免食用,比如冰激凌、冰镇啤酒、热汤、辣椒、葱、蒜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患者胆囊括约肌发生痉挛,引起胆绞痛。少吃不洁的食物。一定要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肠道蛔虫感染可能与胆色素的形成相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胆道蛔虫症的有效途径,饭前便后要洗手,生瓜果蔬需洗净。在此基础上,还需做到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多蒸、煮,忌煎、炸。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黄红色的水果蔬菜。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内壁上皮的健全,也可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多吃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如鱼、虾、兔肉、鸡肉等。优质植物蛋白首选豆类。豆类含有丰富的豆固醇和卵磷脂,能够有效降低机体的胆固醇吸收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淀粉类食物对胆囊的刺激小,给肝脏带来的负担也小,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利于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恢复。
以下为胆囊炎患者推荐6款药膳。
玉米须汤。将玉米须30克煎水代茶饮,每日2次。玉米须清热利尿,适于口渴咽干、便秘、小便短少、灼热之症。
佛手粥。将佛手15克,粳米30克,大枣3颗洗净,佛手煎汁后去渣,加入粳米与大枣,补充适量水后共煮粥食之。适于乏力,腹部隐隐作痛、胀闷不舒、胃口差的患者。
三汁小米粥。新鲜藕汁、甘蔗汁、马蹄汁各50毫升,白糖适量,小米100克。小米淘洗干净,入锅煮熟,食前加入前4味调匀。适于热盛伤阴、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胃口较差、晚上出汗的患者。
山药茯苓粥。将淮山药30克,茯苓20克,粳米50克煮粥。适于脾气虚弱,症见脘腹部疼痛,、食少,、倦怠乏力,、便稀的患者。也可加入枸杞和红枣。
山楂荷叶麦芽茶。将山楂荷叶麦芽各12克,加清水2碗,煎煮代茶饮。适于食少、消化不良的患者。
鲤鱼赤豆汤。将鲤鱼1条洗净,纱布包陈皮6克、砂仁3克,与赤小豆100克,加水炖熟后,去药包食用。适于腹部胀痛、呕吐、食少的患者。
为了更好地预防胆囊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调节情绪。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根本,好的睡眠能够帮助调理身体,。中医认为肝的排毒时间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胆的排毒时间是凌晨1点到凌晨3点。在此时间如果没有熟睡,会使肝胆受损,影响肝胆的正常生理功能。慢性胆囊炎虽然病程易反复,但它是临床常见疾病,并不难治。面对慢性胆囊炎,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切勿悲观、消极。
(刘玲英 赵双林)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王莎 审核:郑滢
上一条:发酵食品的健康益处不止于肠道
下一条:适合做面包的盐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