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报网人员查询

联系电话:4001587505

联系邮箱:zgspbshanxi@163.com

网站首页 本网头条 深度报道 政策解读 经济观察 食品安全 热点食评 市场监督 行业聚焦 食安数字 食安校园 营养健康 品牌食业 食品质量 地方新闻 食药视窗 三农资讯 乡村振兴 我要投诉 留言反馈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我愿意一辈子奋斗在食品行业”——专访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成兰

发布时间:2024-01-03 14:51:59      点击次数:274

本报记者 彭宗璐 马永青

  “家乡美食”是一个永远聊不完的话题。有些食物,只提名字,就能唤起人们的味觉记忆。对于河北保定人来说,王成兰品牌“六味斋”风味特制熟食是老保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餐桌记忆。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各种熟食,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承载着人们对合家团圆、和谐美满的祈愿。

  近日,中国食品报记者走进位于河北保定的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创始人王成兰。采访时,70岁的她身着公司工作服,短发,谈吐时神采飞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心态年轻,有活力。通过几个小时的采访,记者感受到了王成兰对食品行业的热爱,正是她几十年的坚持不懈,心底无私、敢闯敢干,不断超越自我,谱写了精彩、无悔的人生。

“努力+热爱,是一场受益终身的修行”

  “我愿意一辈子奋斗在食品行业。”当谈到自己的职业时,今年70岁的王成兰目光笃定,语气也意味深长。

  王成兰,河北保定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食品加工工艺师,曾当选“河北省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河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河北省第三届党代会代表”,先后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17年荣获“保定市劳动模范”。

  谈及自己的从业和创业故事,王成兰说,她12岁拜师学艺,是保定六味斋酱卤手艺的第三代传承人。钻研熟食技术近60年,将老工艺与现代技术不断融合,推陈出新。1997年毅然选择创业之路,建立保定市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

  “想做好食品,一要先学会做人,讲诚信道德。二要全面学习,掌握技术要领。”王成兰说,时至今日自己一直将师父的话铭记心中。

  王成兰与食品行业颇有一番渊源。她的父亲便从事该行业,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食品加工行业兴趣浓厚。为了习得真传,1965年,12岁的王成兰跟随六味斋传人盛祥亭,学习加工制作六味斋传统美食。1969年,王成兰转为合同制工人,到保定市肉联厂成立的小加工厂工作,继续跟着师父学习。

  王成兰好学、有拼劲,劈猪头一小时能劈200个,和小伙子同时放斧子,大家都服气、都佩服。

  王成兰学到的看家本领当属打酱锅。

  打酱锅的工艺相当繁杂讲究,先将分割好的、经严格去毛、清水汆过的肘子、正肋肉、猪蹄等在老汤锅里煮,煮至六成火候,捞出来。而后在另一口加有各种调料和中药的大锅中,用棒子骨和扇子骨架好,再将老汤锅中捞出的肘子、正肋肉、猪蹄等一层层摆放在骨架上。这工艺要求不乱锅、不塌锅,如果摆放不好,锅下一加火,锅中的各种肉就会散架。接下来将锅内汤油撇出,清锅底肉渣,再用竹筚压锅,开始加火煮。

  “这时要有人精心看锅。烧6至8小时,锅中汤的胶原蛋白渗到锅底成汁状,才可起锅。这里就需要练就特殊的本领—‘听汤’,就是要听汤的浓度,因为煮制过程中严禁掀锅盖,所以要‘听汤’。”王成兰说:“如今打酱锅的老技术工艺没有几人会了。”

  师父也看出了这姑娘的“韧劲儿”,从生猪屠宰、拔毛、清洗、分割,到腌制、灌装、蒸煮、熏制……王成兰一样不落地铆足劲儿干,而且耐得住辛苦,师父便将所学一一传授。师父去世后,王成兰成为六味斋第三代传人。

  为了把六味斋传统技艺在保定发扬光大,她毅然辞职,于1997年注册“王成兰”商标,兴办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主要生产老“六味斋”熟食。

  时至今日,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华北地区食品加工行业标杆。企业产品先后获得“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河北省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企业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河北省流通和产业名牌企业”“省级流通产业AAA级信用企业”。2014年,公司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

“做食品要有良心”,匠心打造行业精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经过20多年发展,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已是一家以生产酱卤制品、中西式香肠火腿、调理冷冻快捷食品为主的专业化食品加工及销售企业。

  公司占地50亩,包括现代化厂房、大型冷库和1.3万平方米的恒温库。拥有参照国际食品加工流程、采用出口欧盟标准设计建造的肉食类、蛋制品、家庭微波速冻类、休闲旅游食品类、快捷食品类、速冻调理品类等多条国际一流生产流水线。

  据王成兰介绍,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也作为一家敢于用自己名字当作厂名的食品企业,公司始终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责任和使命,秉承“做良心食品,为健康负责”的企业理念,坚持国际先进的品质管理体系并对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的优质食品。

  “在食品安全方面,公司始终如一,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把好原辅料质量关,贯彻执行生产过程控制及成品出库关的管理标准,以真材实料生产营养美味的特制熟食。公司还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冷冻设备,从传统手工操作逐步走上与机械化相结合的作业道路。”王成兰说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生产阶段工作人员严格做到生熟分离,并由质检人员进行品质监控,成品采用冷藏车全程冷链物流运输。从选材到生产,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打造百姓信得过的良心食品、放心食品。

  同时,为了传承老字号的加工工艺,让六味斋传统风味产品大放异彩,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一方面要求企业自律,加大研发力度,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开发适应现代消费者需求的新型产品,形成了包括王成兰熏煮香肠、蒸煮火腿、肉灌肠、家庭速冻预制菜类、休闲旅游食品类,调理品类等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年产8000吨。另一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制定王成兰六味斋熟食加工工艺保护规划,建立完善传承人认定标准和管理制度,适时开展传习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了传承保护体系。

  每每谈到食品安全问题,王成兰的神情总是严肃认真:“作为食品行业的从业者,我认为做食品要有良心,食品安全是底线,我们必须做得更好。”

不忘初心敬业奉献是她的人生信条

  企业要发展,就要守住初心,不忘来时路。采访中,王成兰常说:“我的初心就是时刻想着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我的一切是党和国家给的,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哪怕奉献了全部,我也无怨无悔。”

  在国营工厂工作期间,王成兰的奉献精神已经有口皆碑。

  进入工厂不久,因为积极肯干,王成兰就被任命为生产小组组长。厂里规定9点上班,可每天6点,她就来到厂里给猪头拔毛、清洗、煮熬,拆出肉灌肠。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每天拾掇的猪头多达数百。

  一天上午,车间里的松香锅漏了,燃起大火,王成兰奋力救火,当消防队赶到时,王成兰的头、手、脸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至今王成兰的右上臂还留有一片伤疤。

  在保定美味门市部当主任时,她每天凌晨4点就出早市,累年不辍。

  在肉联厂当车间主任时,她带领工人实干苦干,曾连续48天没有正常休息,以致她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站着就睡着了。这个只有12名工人的小车间迅速成了厂里的明星单位。

  正因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王成兰才会连续17年被评为保定市劳动模范。

  自主创业后,王成兰仍然保持着这种可贵的奉献精神。

  临近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公司作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经保定市政府和莲池区各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于农历正月初八正式复工。作为保定市为数不多的批准复工的熟肉制品加工企业,为稳定市场,在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公司仍保证产品终端价格不变。

  王成兰和她的团队,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刻,加班加点工作在第一线,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同时,坚持诚信经营,在生产经营环节打造“共产党员一面旗”“党员先锋岗”,保证基层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抗疫期间产能未受到明显影响,保质保量供应市场。

  王成兰说,想做好食品,一要先学会做人,讲诚信道德;二要全面学习,才能掌握技术要领。她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实现对自己的人生信条的诠释。

  

初审:李松 编辑:王金臣 审核:欧阳美华


上一条:从白果中“挖宝藏” ——访江苏省东台市老科协智能制造分会会长何贤用
下一条:中盐集团李耀强:消费者可以放心地使用健康、安全的国产食盐产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