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王晓锐)近年来,高平市米山镇米东村充分利用土壤资源优势和中药材种植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努力把“小草药”打造成当地群众增收的“大产业”。
眼下,米东村的百亩丹参迎来了丰收。在中药材种植基地里,采收机正在田野上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根根丹参破土而出。村民们手拿耙子,熟练将丹参挖出、去土、分拣、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目前有一辆收挖机、两辆运输车,70多名采收工,打算用5天时间把丹参全部采收完。”百草园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闫福瑞介绍,“今年收成很不错,一亩能收4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一公斤4.5元,大概每亩能有8500—9000元的收益。”
去年以来,米东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百草园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360多亩,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今年,该村采取土地轮作倒茬的方式,种植了100亩丹参、250亩党参及部分射干。目前,100亩丹参进入了采收期,预计可产丹参35—40万斤左右。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也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除了土地流转金,村民还可以在地里干活,有效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就近增收。
“我就住在附近,很早就在这儿工作了,一天能挣90元,能有一份自己的收入,很满意。”米东村村民王雪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今年,米东村还建起了中药材初加工厂,引进了烘干设备,同时积极与全国中药材市场对接,实现了中药材种、产、销一体化发展,带动了集体和村民增收。
“中药材产业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我们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种植。同时探索中药材全链条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新路子,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米山镇米东村村委会委员崔晓琛说。
编辑:王晓锐 审核:王元铠
上一条:山西太原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下一条:山西忻州南关村:智能大棚孕育“莓”好希望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