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作为河南省开封市的一个县城,近年来在酸辣粉产业的发展上交出了不错的答卷。通过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建设产业集群,加强品牌建设,通许县成功将酸辣粉打造成为一张地方特色名片。同时,该县还积极推动酸辣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实现了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食品加工企业,为酸辣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碗酸辣粉如何连接田间地头,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以制造业为引擎,牵引上下游
2023年11月,在国内酸辣粉生产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河南省丽星亿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星亿源”)内,只见厂区内整齐堆放着待出货的一箱箱酸辣粉。“这是为一家商贸公司代加工的产品。我们为十余个代工品牌生产。”丽星亿源负责人介绍。
通许是名副其实的酸辣粉产业高地,全国每10桶酸辣粉中,8桶河南造,6桶来自通许。“做大做强‘中国酸辣粉之都’,围绕头部企业做文章,是通许县里布局酸辣粉产业链的基石,两端延伸,前端布局第一产业淀粉产业园,后端布局第二、三产业酸辣粉产业园。”通许县委书记张云涛介绍。
在河南钜富邦纸制品公司(以下简称“钜富邦纸制品”)内,智能化生产线飞速运转,每分钟生产120只酸辣粉纸碗,占据着中部六省60%的纸碗市场份额。
“现在,通许县按照完整打造酸辣粉产业链的思路,以酸辣粉制造业为牵引,招引制造业前端的装备制造,酸辣粉产品包装、料包等辅料生产企业,把酸辣粉做成通许县的产业名片。”钜富邦纸制品负责人杨忠说。
以产业集聚为抓手,打造酸辣粉之都
通许县依托雄厚的酸辣粉产业根基,并非止于贯通酸辣粉产业链,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再造,而是要汇聚全国酸辣粉产业资源,打造酸辣粉产业集聚基地,擦亮“中国酸辣粉之都”金字招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酸辣粉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达2730亩,淀粉产业园规划建设规模为400亩。”通许县县长憨振强介绍,我们要在2025年实现百亿产值的酸辣粉产业规模,把一碗酸辣粉做成大产业。
在通许县酸辣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规划中,农业种植第一产业红薯育苗、种植,马铃薯、辣椒、花生、大豆等种植,均由当地的种植公司、农场、合作社等承担,并且明确了种植规模。在工业生产的第二产业中,从机械加工到粉丝生产,从料包生产到包装加工,从食用醋生产到面粉加工……均由本土制造企业与招商制造企业完成。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电商销售、供应链公司等也均有明确的招商企业名录。同时,园内涵盖酸辣粉粉饼及配料生产包装、冷链物流、研发质检、电商直播等配套项目。
“通许县明确了酸辣粉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运营及招商图谱,清晰的产业链发展思维导图,重大招商项目均有县级领导领招商军令状。”通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永说。
为降低产业园入驻企业的物流成本,酸辣粉产业园引进落地了京东(通许)现代物流产业园,高标准仓库即将交付使用,能够为入驻产业园区的生产企业、电商企业节约成本7%以上。
为增强招商黏性,通许县还设立了10亿元规模的酸辣粉产业发展基金,提升产业招商与整合的吸引力。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酸辣粉之都”的宏阔产业场景将在两三年内在通许县铺展开来。
以品牌塑造为锚点,完善价值链
为支持通许县做大做强酸辣粉产业,从省到市、县对酸辣粉产业的发展均给予了政策绿灯,先后出台了《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支持通许县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通许县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为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一个特色产业的崛起,不只是对产业供给端的生产规模有要求,更重要的是需求端的消费引领。对当下的县域农业来说,要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更要紧的是在消费端加大品牌推介力度,以品牌驱动产业价值链提升。这才是产业发展的大道,通许县深谙此道。
2023年2月26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通许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酸辣粉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共建“中国酸辣粉之都”揭牌仪式举行。通许县还通过公共渠道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酸辣粉产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形象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通许酸辣粉产业的知晓度。“通许U粉”公共品牌形象,就包含着“共创、共享、共鸣”的酸辣粉产业共建之寓意。
为了创建“中国酸辣粉之都”绿色、健康的食品产业品牌,通许县制定了酸辣粉团体标准,以此保障来自“中国酸辣粉之都”的酸辣粉是有标准的好粉。
当下,通许酸辣粉产业的品牌初长成,以其完整的产业链配置,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吸引了多家线下门店品牌纷纷入驻通许县酸辣粉产业园。
(来源:河南日报)
《中国食品报》(2024年01月03日05版)
(责编:叶家茂)
上一条:没有啦!
下一条:速冻米面制品行业比拼“质价比” |
返回列表 |